党的建设

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马克思主义学院、药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联合开展党课学习

2024.09.10

又到一年开学季,为积极响应党的民族工作发展,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深化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营造民族团结的良好氛围,培育和增强学生的共同体意识,进一步优化学校育人氛围。药学与生物技术学院学生党支部联合马克思主义学院邀请思政课教师王振臣,在学院少数民族同学中开设“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开学第一课活动。

首先王老师带领大家回顾了中华民族的历史。中华民族,这个拥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伟大民族,是由56个民族共同组成的大家庭。自古以来,各族人民在中华大地上繁衍生息,共同创造了璀璨夺目的中华文明,铸就了伟大的中华民族。在新时代背景下,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不仅是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的必然要求,也是推动党的民族工作高质量发展的关键所在。

接着,王老师详细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与发展。从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二次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上首次提出“牢固树立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到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上进一步提出“积极培养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再到党的十九大最终明确为“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这一理念的不断深化,体现了党和国家对民族团结的高度重视。

中华民族共同体是以中国为主要区域,具有中华民族历史文化联系、稳定经济活动特征和心理素质的民族综合体。它涵盖了政治、经济、生活方式等多个方面,体现了中华各族人民在长期历史发展中的团结统一、文化兼容、经济依存和情感亲近。中华民族共同体是建立在共同历史条件、价值追求、物质基础、身份认同和精神家园基础上的命运共同体。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对于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推动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讲座中,王振臣老师还通过历史事件和富有诗意的语言,激发了大家对中华民族的热爱和自豪感。他提到,“中华民族共同体”概念的提出与运用,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的新成就。它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情况相结合、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中华民族”中的“中华”一词,源于历史上“中国”和“华夏”两个名词的复合。通过回顾锡伯族士兵戍边、西周早期河樽的发现等历史事件,王老师展示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历史渊源。

王振臣老师的讲座不仅深入阐述了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提出、发展与意义,更激发了同学们对中华民族的深厚情感和责任感。大家纷纷表示,要牢记自己是中华民族的一员,积极践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为维护国家统一、促进民族团结贡献自己的力量。

此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第一课的开设,把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相结合,通过讲解中华民族的历史、文化和发展成就,让学生深刻认识到中华民族的伟大和多样性,引导同学们深刻认识和理解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重大现实意义,厚植爱国情怀,立好良好素养根基,有力地激发了学生们的爱国热情和民族团结意识,让民族团结教育的种子在校园内生根发芽,绽放团结之花。